寄远十二首·其三
李白〔唐代〕
本作一行书,殷勤道相忆。
一行鹤一行,满纸情何极。
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
朱颜凋落尽,白发一何新。
自知未应还,离居经三春。
桃李今若为,当窗发光彩。
莫使香风飘,留与红芳待。
太湖恬亭
王安石〔宋代〕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空桑生李
《风俗通义》〔两汉〕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意欲持归,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有人见桑中忽生李,以为神,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马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感旧四首·其一
黄景仁〔清代〕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上元应制
蔡襄〔宋代〕
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同临。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
要知尽庆同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
西江月·送别
苏轼〔宋代〕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旧官何物与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卢照邻〔唐代〕
明明天子濛圣德扬,穆穆皇后濛阴化康。
登若木濛坐明堂,池濛汜濛家扶桑。
武化偃濛文化兮,礼乐昭濛股肱良。
君臣已定濛君永无疆,颜子更生濛徒皇皇。
若有人濛天一方,忠为衣濛信为裳。
餐白玉濛饮琼芳,心思荃濛路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