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乙对荆宣王
战国策〔两汉〕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对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使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对己而走也,以为对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对昭奚恤也,其实对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对虎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真的是这样吗?”群臣没有人回答。
江乙回答道:“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为你在前边走,你在后边跟着我,看看百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认为狐狸说得很对,所以就和狐狸同行,百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东至西五千里,披甲的战士百万,却把百万大军托付给昭奚恤。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这件事的实情是害怕大王
简析
这篇文章讲述江乙通过“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巧妙地回答了荆宣王关于北方为何畏惧昭奚恤的疑问。他借狐狸假借天帝之名欺骗老虎,使百兽逃散的故事,隐喻昭奚恤之所以能让北方畏惧,并非因为他个人的威严或能力,而是因为他背后有荆宣王强大的国家力量和军队支持。这既解释了北方畏惧的真正原因,也暗含对昭奚恤权力来源的揭示——即他的权力是荆宣王赋予的,是荆国实力的体现。江乙的回答既回答了荆宣王的疑问,又避免直接评价昭奚恤个人,展现出其高超的智谋和外交手腕。
上山采蘼芜
佚名〔两汉〕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正会诗
曹植〔两汉〕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尊卑列叙,典而有章。
衣裳鲜洁,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
珍膳杂遝,充溢圆方。
笙磬既设,筝瑟俱张。
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室荣贵,寿若东王。
陇西行·天上何所有
佚名〔两汉〕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
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
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
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
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
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
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
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
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
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
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
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
娶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
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