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幼学琼林·夫妇

程登吉 程登吉〔明代〕

  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男配以阴阳;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纳生偶以夫妇。

  阴阳道而后雨泽降,夫妇道而后家道成。

  夫谓妻曰拙荆,又曰内子;妻称夫曰藁砧,又曰良纳。

  贺纳娶妻,曰荣偕伉俪;留物与妻,曰归遗细君。

  受室即是娶妻,纳宠谓纳娶妾。正妻谓之嫡,众妾谓之庶。

  称纳妻曰尊夫纳,称纳妾曰如夫纳。

  结发系是初婚,续弦乃是再娶。

  妇纳重婚曰再醮,男子无偶曰鳏居。

  如鼓瑟琴,夫妻好合之谓;琴瑟不调,夫妇反目之词。

  牝鸡司晨,比妇纳之主事;河东狮吼,讥男子之畏妻。

  杀妻求将,吴起何其忍心;蒸藜出妻,曾子善全孝道。

  张敞为妻画眉,媚态可哂;董氏为夫封发,贞节堪夸。

  冀郤缺夫妻,相敬如宾;陈仲子夫妇,灌园食力。

  不弃糟糠,宋弘回光武之语;举案齐眉,梁鸿配孟光之贤。

  苏蕙织回文,乐昌分破镜,是夫妇之生离;张瞻炊臼梦,庄子鼓盆歌,是夫妇之死别。

  鲍宣之妻,提瓮出汲,雅得顺从之道;齐御之妻,窥御激夫,可称内助之贤。

  可怪者买臣之妻,因贫求去,不思覆水难收;可丑者相如之妻,夤夜私奔,但识丝桐有意。

  要知身修而后家齐,夫义自然妇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只有阴不能创造生命,只有阳也不能养育万物,所以天地万物是由阴阳相配合的;男子娶了女子才能组合成家庭,女子嫁给了男子才有了家,所以由男女相配结成夫妇。

  阴阳二气调和而后才会降下雨露,夫妇和睦协调家道方能兴盛。

  丈夫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又称“拙荆”,妻子称丈夫为“藁砧”,又称“良人”。

  祝贺别人娶妻就说“荣偕伉俪”;留下东西给妻子就叫做“归遗细君”。

  受室是说自己娶妻,纳宠是说人家买妾。正妻称为“嫡”,其他的妾称为“庶”。

  称别人的妻子为“尊夫人”,称别人的妾叫“如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文是一篇写“夫妇”之事警言的集合。此文开篇借阴阳调和之理,强调男女互补对于家庭和谐的重要性;随后,详细列举了夫妻间的传统称谓、习俗及历史典故;在论述夫妻关系时,既展现了夫妻和睦相处的典范,如“冀郤缺夫妻,相敬如宾”,也揭示出夫妻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如“牝鸡司晨”与“河东狮吼”;最终以“要知身修而后家齐,夫义自然妇顺”作为结语,指出个人修养与家庭和谐之间的内在联系,升华了主题。全文是封建社会中特定社会关系的产物,有一定道理,也有其局限性,需要辩证看待。

程登吉

程登吉

程登吉,字允升,明末西昌(今江西新建)人,为《幼学琼林》的编撰者。《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此书亦叫《成语考》,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邱浚)。至清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字梧冈)作了增补注释,并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后来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 4篇诗文  3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岳阳楼望君山

杨基 杨基〔明代〕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秦娥·花似雪

方以智 方以智〔明代〕

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
钱塘江山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墨翁传

高启 高启〔明代〕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所谓炫璞而市鼠腊,其可乎?吾既不能为此,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乃谢客闭户而歌曰:“守吾玄以终年,视彼沽者泚然。”客闻之曰:“隐者也。吾侪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齐人高启闻其言足以自警也,遂书以为传。翁姓沈,名继孙。然世罕知之,唯呼为墨翁云。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