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富阳道中

毛滂 毛滂〔宋代〕

春潮曾送离魂去。春山曾见伤离处。老去不堪秋。凭阑看水流。
东风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明日觅春痕。红疏桃杏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当年顺着富春江潮水离开妻子远行,春山曾见证了我们为离别而感伤。当我重回富阳,年事已高,经不起再次回味年轻时的离恨,只好身倚栏杆看着这东去的流水。
时光稍纵即逝,东风也留不住,屋檐外下了一夜的雨。明日我再仔细寻觅春天来过的痕迹,只见村里的桃花、杏花在雨后都变得稀疏。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富阳:县名,宋时属杭州府,今属浙江。
春潮:指富春江(钱塘江上游)的潮水。
离魂:离别的伤魂。唐陈玄祐有《离魂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词以“春潮曾送离魂去,春山曾见伤离处”两句起笔。这两个“曾”字,词人把自己的思绪沉浸到对往昔的回忆中了。“离魂”这里借指女友的离情。正是眼前的山水,词人过去曾在此与女友分手;而今山水依旧,人事已非,当时的“伤离”情景只存于记忆中了。这样,开头两句就为全篇定下了感怀的情绪基调。“老去不堪秋,凭阑看水流”二句,承“春潮”、“春山”而来,把思绪从往昔的回忆拉回到现实中,而现实又是如何呢?春山依旧青青,流水依旧潺潺,而自己却已走入人生之秋了,置身昔日与女友分手之地,只能目送流水阵阵流向远方。词人内心功业未就而年岁已高的哀怨借“看水流”三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看”字极富意蕴,耐人寻味。上片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据周少雄《毛滂简谱》考证,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毛滂在杭州法曹的任期届满,正欲进京选注。此时妻子赵英染病愈重,寄养在富阳僧舍。毛滂含泪与妻子分离,不料这一别竟成了永别。据胡可先《毛滂年谱》考证,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春,毛滂罢知秀州,东归衢州。此时毛滂已近六十岁,再次踏上富阳道,情不能自已,写下了这首词。周旭《毛滂年谱新编》则认为此词作于政和元年(1111)春,此时毛滂已是五十岁的老人,重游富阳旧地,怀念亡妻赵英而写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何思桦. 毛滂词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9:21, 36-37.
2、 周旭. 毛滂年谱新编[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1:61-62.
3、 胡可先著. 宋代诗词实证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9:30-31.

简析

  《菩萨蛮·富阳道中》意在追思旧情。上片写词人曾在此地与妻子分离,而今山水依旧,人事已非,已是人生暮年,无法承受那么多的悲愁。下片写东风无法挽留,檐前滴了一夜的雨,桃花、杏花也慢慢凋零、飘落,揭示的是怨春却又惜春的复杂感情,寄寓了浓郁的身世之感。全词以回忆往昔开始,然后转回现实,又由现实指向未来,淡淡写来,处处见景见情,语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

毛滂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528篇诗文  6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苏辙 苏辙〔宋代〕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杨万里 杨万里〔宋代〕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神童诗

汪洙 汪洙〔宋代〕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
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
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
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
大比因时举,乡书以类升。
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
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
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
英雄三百辈,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
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宫殿召绕耸,街衢竞物华。
风云今际会,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
一支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柳色浸衣绿,桃花映酒红。
长安游冶子,日日醉春风。
淑景余三月,莺花已半稀。
浴沂谁氏子,三叹咏而归。
数点雨余雨,一番寒食寒。
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
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纹。
年年当此节,底事雨纷纷。
风阁黄昏夜,开轩内晚凉。
月华在户白,何处递荷香。
一雨初收霁,金风特送凉。
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
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
争如郝隆子,只晒腹中书。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北帝方行令,天晴爱日和。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风。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